




首先是防护---雷:它主要是避免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。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物,必须安装避雷针或者其他防雷设施,以减弱雷击时产生---的电流沿建筑物泄入大地的过程,减少对建筑物内部空间造成的伤害。
其次是防护感应雷:感应雷击是雷击产生的电磁感应作用于建筑物的金属物线,而发生破坏电子元器件的现象,避雷针主要是保护家用电器及弱电设备。此外,安装漏电保护器,也可起到保护家电作用,同时务必做好防雷接地。
假如雷击发生在楼层的混凝土立柱上,电流有可能会沿着建筑物内部金属一直向大地传导。
避雷针技术在古代早有应用
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在实践中就已经应用到了避雷针技术。
唐代的<炙毂子>一书中曾记载:汉朝时柏梁殿遭到火灾,有人建议将一块鱼尾形状的铜瓦放在屋顶,可以防止雷电所引起的天火。这里提到的屋顶设置的鱼尾形状的金属装饰,实际上就具有避雷的作用,可以认为是现代避雷针的雏形。
法国旅---卡勃里欧别·戴马甘兰在1688年所著的<新事>一书中记载:屋脊头尾两端都有一个仰起的,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,舌根连结一根细小的铁丝直通地下。


果人被雷中了,会有生命危险。
因此,为了使建筑物免受雷击,人们便在屋顶上安装了避雷针。
避雷针是一根针形的金属棒,其下端用输送电
流的导线与埋在地下的铜板连接起来。雷电发生时,金属棒的比屋顶其他的位置更容易被雷中,而这些电荷会沿金属导线直接导入大地,从而防止剧烈的放电现象这样一来,建筑物就不会遭到雷击了。

